
慢活的蝸牛
「蝸牛」象徵「水」,代表水庫美景迷人的「慢活」氛圍!
嘉南地區許多水庫景點,適合放慢腳步和放空,讓身體感受悠閒的景緻。
在西拉雅族的信仰,「水」是向「阿立祖」祈福感恩的重要媒介。「蝸牛」對於濕度非常敏銳,特別大雨過後是牠最愛活動的時間,牠揹著一個大水庫,帶著重要的生命之水,經水圳緩慢的爬向平原,澆灌了萬物給予茁壯生長。西拉雅國家風景區內有虎頭埤水庫、曾文水庫、烏山頭水庫、白河水庫、尖山埤水庫五座知名水庫,偶爾將旅行的腳步轉為慢速,享受迷人的景色與悠閒氛圍,或許是一種好選擇。
備註
※臺灣西拉雅族祭祀的對象是「阿立祖」,祖靈存在開向後的水中,稱為「向水」,並以壺、瓶等容器裝來展現神力,所以「水」是祭祀主要的媒介。
※五座水庫大多興建於日治時期,除了虎頭埤水庫興建於清治時期(1846),是臺灣第一座水庫,也有小日月潭之稱,是臺南人國小遠足熱門景點之一。


‧「蝸牛」身上的趣味圖紋‧

水從哪裡來?
甲骨文中的「水」與「雨」字中,都有許多小豎點符號,象徵水滴、水花,與現代水的符號相同。蝸牛身上布滿了水滴符號,代表轄區內眾多水庫景點,但這幾年水庫旱象嚴重,心急水量不足的蝸牛,都快分不清楚身上的圖紋是水滴還是焦慮的汗水!
觸角的箭頭指向哪?
「蝸牛」頭頂 上的觸角是水源雷達接收器,身上的箭頭是遍佈嘉南平原的灌溉溝渠,將水源緩緩輸送至各處。這幾年,降雨不足,緩慢爬行中,水也隨強日照都蒸發光了!請大家記得節約用水,珍惜水資源唷!
尋找隱藏圖案:神奇的澤蘭葉
為了將水安全的輸送到各地,「蝸牛」隨身攜帶一片「澤蘭葉」。「澤蘭」在臺灣西拉雅族信仰文化中,是具有法力的神物,平時會插在盛裝「向水」的壺、瓶中,族人都會摘一片壺中的澤蘭葉放身上當平安符,「阿立祖」會跟隨保護你。
遊客中心的這隻「蝸牛」,背朝水庫集滿水後,準備爬向平原輸送水。仔細看!蝸牛也背對臺南官田里的慈聖宮!慈聖宮為官田里信仰中心,主祀神農大帝,傳說三百多年前,當地的後潭子埤住著田螺精和泥鰍精,只要經過水潭的人都會被吸取魂魄,數日後就會死亡。當地為了要降伏這兩隻妖怪,特地從唐山迎來神農大帝,經過三天三夜鬥法交戰,兩隻妖怪受傷後躲進潭水深處,也幫村民鎮住兩隻妖怪法力,不再作亂。
「蝸牛」深怕被當地誤認是田螺精復活,想盡辦法背向慈聖宮不要被發現。好加在!想起臺南東山吉貝耍部落的阿伯說過,平時只要隨身攜帶「澤蘭葉」,在部落騎機車沒戴安全帽,警察都會看不到你!所以「蝸牛」立刻放一片「澤蘭葉」在身上,邊爬嘴中邊念「你看不見我!你看不見我!」。不過,再次呼籲!雖然有「澤蘭葉」保護,騎機車還是要戴安全帽唷!
備註
※澤蘭也是「紫斑蝶」的蜜源植物唷! 紫斑蝶是世界兩大會飛越過冬的蝴蝶之一,每年臺灣吹起東北季風時,紫斑蝶就會飛到溫暖的南部過冬,春天再北返繁殖下一代,是臺南關子嶺每年夏天迎接的貴客唷!。
設置單位 \ 交通部觀光署西拉雅國家風景區管理處
設置地點 \ 官田遊客中心
藝術設計 \ 陳昱良
影 像 \ 探索星球影像工作室
參與人員 \ 蔡岳達、魏婉如、陳碧芬、姜春樹、吳清白、姜智仁、張雅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