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769A8324.jpg

守護之島-海洋汪汪塢

星星人第二站來拜訪守護之島的海洋汪汪塢

海洋汪汪塢是一棟有四隻腳的房子

長長的軌道與大工廠連在一起

他帶星星人參觀了海洋和海岸線

看到了美麗的海也看到了許多海的髒汙

 

海洋汪汪塢是一棟製造屋

為了珍惜海洋環境資源

不定時到海洋、海灘清掃垃圾

帶回來的垃圾放入大工廠加工

再製造出許多潔淨的沙灘、海水

​​

​海洋汪汪塢說

在維護海岸和海洋整潔的過程中

常常會遇到許多困難

唯有保有疼愛海洋環境的心

才能保持長久迷人的海洋環境

 

原來,守護之島有著祝福被珍惜疼愛的能量

星星人瞭解保持潔淨的海洋和美麗的沙灘

需要更多的愛和守護環境的心與行動力

備註

*海洋汪汪塢命名源自早期東港港邊常見的「冰塢」木造建築,主要是製造碎冰供漁船上的漁獲保冷使用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「守護之島」由迎王祭典「戌」科年(所屬生肖狗)之「守護」寓意延伸命名,代表東港自發性的「海洋守護」行動,也象徵當地推動「向海致敬」的階段成果。東港自古以海維生,為了保留「清淨」與「親近」海洋的精神,不定期舉辦淨灘活動,在地學校也發展出多元海洋保育課程與社團,紛紛以不同行動來守護珍貴的海洋和知識傳遞。根據資料顯示,全球海洋環境在氣候變遷、環境汙染等影響下極為脆弱,至2030年前至少需保護30%的海洋才能維持海洋資源;海洋守護需要持之以恆的面對與改變,所以「守護之島」將其轉化成:這是一種大海「被珍惜疼愛」的行動力。

「守護之島」的島主造型以日治時代東港碼頭邊的「製冰廠和木造冰塢」的建築外型呈現。為了呼應守護海洋的行動能力,由製冰廠轉化成故事中的「大工廠」,搭配海浪的圖帶,代表海洋的垃圾、汙染被加工後,變成各種現在或未來守護海洋的方案;而連結製冰廠運冰軌道的「木造冰塢」,轉化成「汪汪塢」更強調擬人化,將高腳屋四肢化,帶出一點「犬」逗趣活潑的特徵,搭配建築雨淋板意象延伸的直線條紋,象徵守護海洋行動在東港小鎮遍地開花,需持續前進,沒有終點。

備註

*海洋的垃圾約90%皆來自人為;屏東海岸線綿長,每當大雨或是颱風期間,風雨會將大量雜物沖進大海,海水退潮後,大海裡的垃圾、枯枝斷木等,也容易留在海岸;碼頭邊偶爾可見飄滿人為丟棄的居家垃圾、港區垃圾與海漂廢棄物,造成環境髒亂、惡臭等問題。

*為守護海洋環境,東港當地公家機關不定期舉辦淨灘行動,號召眾多志工參與,清除的廢棄物往往逾千噸。清除環境外,東港高中也成立「海洋服力社」社團,培育海洋保護青年;當地國小與屏東縣政府合作,發展各式海洋教育課程,2024更加入海洋教育互動劇場,將海洋保護觀念從小落實。

設置單位 \ 交通部觀光署大鵬灣國家風景區管理處

設置地點 \ 大鵬灣國家風景區 青洲灣露營區 

藝術設計 \ 陳昱良

影     像 \ 黃郁清(阿春仔)、廖毅宸(豔陽影像藝術社)

參與人員 \ 蔡岳達、魏婉如、陳碧芬、姜春樹、吳清白、姜智仁、張雅雄

bottom of page